第六章:系统总线
2024年2月24日
1 分钟阅读
六、总线概述
1. 总线的基本概念
- 同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出信息
- 主设备是指获得总线控制权的设备;从设备是指被主设备访问的设备且只能被动响应各种总线命令
2. 总线的分类
- 片内总线
- 系统总线
- 数据总线
- 特点
- 传输内容
- 数据、中断向量、状态信息、命令字(2011、2012)
- 地址总线
- 控制总线
- 特点
- 对于特定的一条控制总线传输是单向的
- 但对于所有控制总线来看,传输是双向的
- 传输内容
- I/O总线
- 连接中低速的I/O设备并通过I/O接口与系统总线相连接,目的是将低速设备与高速总线相分离(USB、PCI)
- 通信总线
- 同步总线、异步总线
- 串行总线、并行总线
- 串行总线抗干扰能力强,适合远距离传输
- 并行总线抗干扰能力弱,但在近距离传输时速度很快
- 串行并不一定比并行慢,现在的发展趋势是并行传输速度«串行传输速度(2016)
3. 系统总线的结构
4. 常见的总线标准
- (PCI并行、PCI-E串行、USB串行)(真题中涉及到的:ISA、EISA、VESA、APG、USB、PCI-E)

5. 总线的性能指标
- 总线传输周期
- 一次总线操作所需要的时间(包括申请阶段、寻址阶段、传输阶段和结束阶段)(经常考)
- 总线工作频率
- 为总线传输周期的倒数(经常考)(现在有些总线一个时钟周期可以传输2次或4次数据)
- 总线时钟周期
- 总线时钟频率
- 总线宽度
- 总线带宽
- 可以理解为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
- 总线带宽=数据传输速率=总线频率*总线宽度=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(经常考)
- 总线传送方式
- 非突发传输
- 突发传输
- 每次传输一次地址,再传输多个数据(2014)
- 可以提高同步总线数据传输率(2016、2018)
二、总线事务和定时
1. 总线事务
2. 总线定时
- 同步式
- 由统一的时钟信号进行协调,而不能由各设备提供(2015)
- 提高同步总线带宽措施
- 提高时钟频率、增加数据线宽度、支持突发传输、拆分总线事务、不采用分时复用(2018)
- 优点
- 缺点
- 总线定时以最慢设备所花时间为标准,所以只适合连接速度相差不大的设备
- 由于时钟偏移问题总线的长度不能过长
- 异步式
- 没有统一的时钟,也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,靠“握手信号”实现定时控制
- 特点:灵活、接口逻辑复杂、对噪声敏感、传输速度较慢
- 分类
- 不互锁(速率最快,最不可靠)(2015)
- 半互锁(介于中间)
- 全互锁(速率最慢,最可靠)(2015)
- 图示
- 半同步
- 按照统一的时钟信号(同步特点),增加一条“等待”响应信号从而使不同速度的模块和谐工作(异步特点)(2015)
三、基于总线的互连结构(补充)
1. 图示
- (总线之间需要通过桥接器相连接)

2. 总线细节
- 前端总线
- 速度最快的总线
- QPI总线
- 基于包的串行传输总线,连接不同CPU内核
- 双向传输,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两次(2020)
- 带宽=每秒传输次数_每次传输的有效数据_2(2020)
- 存储器总线
- 注意多通道存储器,计算时带总带宽=单个通道宽*n(2019)
- I/O总线
- 第一代
- XT、ISA、EISA、VESA(这些总线早已被淘汰,了解即可)
- 第二代
- 第三代
- PCI-Express
- 采用串行传输方式(2017)
- PCI-Express*n表示有n个通路,每个通路有两个差分信号线可以同时发送和接收数据
- 在发送和接收时每个字节的数据被转换为10位信息被传输
- 总线带宽=每个方向接收或发送速率_2_通路数/10